自从二胎政策的开放,越来越多的家庭纷纷要起了二胎,而大部分能要二胎的家庭,而是很多想要二胎的夫妻,已经丧失了怀孕生产的能力。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人类生殖特别规划署的报告,世界范围内不孕不育率高达15%-20%,中国不孕的人约有5000万人。所以有人想到用“代孕”手法,来要一个孩子。
调查中,广州高鹰代孕公司的负责人告诉广州记者一个案例:王女士(女)与张先生(男)于1993年登记结婚,婚后夫妻感情一直很好,生意也经营有方,资产早已过千万,共同生育的一个儿子也已成年。但让王女士没有想到的是,张先生近年来萌发了生育多个女儿的想法,由于年龄和身体原因王女士一直没有同意,双方因此事也多次发生争执。两年前,张先生不顾王女士的反对独自前往广州高鹰代孕公司,通过“借卵”、“代孕”的方式生下的女儿张孩子并将其接回家抚养,让王女士更加难以接受的是,张先生已和广州高鹰代孕代孕公司签订协议,后期还会用这种方法再生育数个孩子。绝望之下,王女士起诉至庐阳法院,要求与张先生离婚,并将张孩子判归张先生抚养。
丈夫入狱,抚养权归属成难题
经法官多方了解,原被告均同意离婚,但对张孩子的抚养权双方争执不下。原来,2018年张先生因骗取贷款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五年,目前仍在监狱服刑,不便抚养孩子,他希望先由王女士抚养张孩子,待其出狱后再行协商抚养权变更事宜。王女士则认为张孩子跟自己无血缘关系,这个“代孕”孩子间接上加速了夫妻感情的破裂,明确表示不愿抚养。案件处理陷入了僵局。
变通处理,法官巧解抚养权之争
虽然张孩子是在王女士与张先生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出生,但双方并无血缘关系。结合多种因素,承办法官认定张孩子为非婚生子女。关于抚养权归属问题,一方面张先生一直在监狱服刑,客观上不具有照料孩子的可能性,另一方面暂时交由王女士抚养,存在情感上的障碍,也不利于保护未成年人的利益。经过多番走访调查,承办法官了解到张孩子长期与母亲李女士生活,李女士目前身体健康且有稳定收入并愿意继续照顾孙女。法官决定以此为突破口就抚养权归属问题与张先生进行沟通,最终促成原被告双方达成调解协议,约定离婚后张孩子由张先生抚养,王女士不支付抚养费,张先生服刑期间张孩子由李女士暂时照顾。
法官释法,法律空白急需填补
家事案件不单单涉及法律,更牵扯到亲情、情感、伦理等。近年来随着技术进步和二孩政策的放开,药物治疗、试管婴儿、人工授精等辅助生育技术解决了一些不孕症患者的问题,但也随着产生了一系列情感伦理、抚养权问题,给社会管理和家事法律带来不小挑战。